1. <object id="4z3g3"><nav id="4z3g3"></nav></object>
        <li id="4z3g3"><sup id="4z3g3"></sup></li>

        <object id="4z3g3"></object>
        <p id="4z3g3"></p>
      1. <pre id="4z3g3"><del id="4z3g3"></del></pre>
      2. 新東方網 >長沙新東方學校 >大學 >考研備考 >復習資料 >正文 距離2021考研還有

        考研政治高頻考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長沙

        2020-08-06

        來源:長沙新東方

        作者:長曉終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立足中國國情,中國共產黨走出了一條不同于俄國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1.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

          黨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領導工人階級,開展工人運動,這樣有利于擴大黨的階級基礎。但當時對于發動農民參加革命、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

          1927 年大革命失敗后,黨的工作重心開始轉向農村。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把武裝斗爭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農村,并在這一過程中,開始研究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1928 年10 月和11 月,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中,分析了處于白色政權包圍的環境中,農村革命根據地政權發生、發展的原因和條件,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為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30 年1 月,毛澤東針對黨內對存在的悲觀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他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各種深刻矛盾,初步形成了以鄉村為中心、先在農村建立和發展紅色政權,待條件成熟時再奪取全國政權的思想。

          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毛澤東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國的國情,論述了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點,進一步豐富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整體戰略思想。1938 年11 月,他在《戰爭和戰略問題》中明確指出:“共產黨的任務,基本地不是經過長期合法斗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睆拇税呀涍^長期武裝斗爭,先占鄉村,后取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作為革命道路確立下來。

          2.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依據

          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

          首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里,內無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義的壓迫;外無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的壓迫。中國的無產階級根本不可能像在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先在城市經過長期的、公開的合法斗爭,然后再組織武裝起義,奪取政權。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只能是武裝斗爭,以革命的武裝消滅反革命的武裝,相應的主要組織形式必然是軍隊。

          其次,近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和革命的主力軍。只有實行土地革命,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才有可能把農民充分發動起來,摧毀帝國主義和封建地主階級反動統治的基礎。因此,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必須派遣自己的先鋒隊深入農村,從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入手,組織、發動和武裝農民,使革命戰爭獲得廣大農民的支持和參加,獲得廣大的群眾基礎,為最后奪取全國政權奠定基礎。

          (2)中國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具有現實的可能性(原因)

          中國革命之所以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同樣是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

          第一,近代中國是眾多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國家,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四分五裂,軍閥割據,存在不少的統治薄弱環節,為黨在農村開展革命斗爭、建設革命根據地提供了縫隙和可能。

          第二,近代中國的廣大農村深受反動統治階級的多重壓迫和剝削,人民革命意愿強烈,加之經歷過民主革命的洗禮,革命的群眾基礎好。

          第三,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為在農村建設革命根據地提供了客觀條件。

          第四,而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鞏固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第五,黨的領導的有力量及其正確的政策,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觀條件。

          3.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內容及意義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內容;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農村根據地建設和土地革命的強有力保證;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戰略陣地,是進行武裝斗爭和開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三者的密切結合和有機統一。

        加載更多

        模擬真題

        考研備考

        • 英語
        • 政治
        • 數學
        • 專業課
        • 報考寶典

        四六級真題

        • 四級模擬真題
        • 六級模擬真題
        • 考試動態
        • 成績查詢

        領取考研復習資料

        考研工具箱

        熱門標簽

        欄目推薦
        學習卡
        咨詢 微博 課程 校區 建議 頂部
        ×

        課程免費試聽

        立即申請新東方課程免費試聽

        姓名: 手機: 課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yw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1. <object id="4z3g3"><nav id="4z3g3"></nav></object>
            <li id="4z3g3"><sup id="4z3g3"></sup></li>

            <object id="4z3g3"></object>
            <p id="4z3g3"></p>
          1. <pre id="4z3g3"><del id="4z3g3"></d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