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伴讀是培養自主學習的基礎
導讀:近日,在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新東方教師培訓公益版教育研討會第三期會議上,來自教育行業、出版領域及新東方的多位嘉賓探討了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如何用優質閱讀塑造兒童等話題。布局未來總裁辦副總裁、北京新東方滿天星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周佳,資深出版人、中國好編輯大獎得主、在線教育專家盧俊分別就家庭教育,兒童閱讀分享自己的觀點。
家長伴讀
在“為孩子重塑家庭教育”的主題演講中,周佳結合學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幫助家長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周佳指出,現在很多家長面對學習有所焦慮,怕孩子不適應。但焦慮的原因多數集中在知識層面,事實上,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被家長忽略了。據人大附中小學老師介紹,根據統計,有30%—40%的孩子不適應反映在規則意識差、傾聽的習慣差。
孩子在這一部分的能力缺失,如若溯源,可以回歸到孩子三四歲時期的家庭教育。這一時期是孩子培養傾聽習慣的關鍵期。周佳建議,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參與到親子閱讀當中,可以通過朗讀讓孩子形成傾聽的好習慣,然后通過探討,讓孩子表達,持續鍛煉孩子認真聽書,聽取重點認真聽書的能力。
周佳認為,對于三四歲的孩子,成長需要感知多場景、多信息。這會幫助他建立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對老師而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觸及到更多的場景,體會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生活場景,幫助孩子思考、幫助孩子學會連接。
“這其中包括怎樣與信息連接,怎樣與人連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的生成好奇心,探索欲。對于三四歲小朋友來說,一種特別好的建立聯系的方法就是通過閱讀。
周佳舉了一個家庭場景的例子,新東方自己出的一套繪本《威爾小鎮的故事》,其中的一本叫《I can
jump》。事實上除了繪本本身內容的傳達外,這本書還可以幫助家長延伸提問,比如從“跳”延伸向“爬”,讓孩子探究“身體是如何爬動”、身體的各個部分是如何配合的,以此刺激孩子的好奇心。這可以非常好的幫助孩子去形成探究能力。
“后續,孩子在4-5歲期間的共情能力培育,也可以用閱讀的方式來展現。就像我們《威爾小鎮的故事》這套書里面提供了很多的場景,孩子可以更多的去理解在世界各地,大家是怎么樣慶祝節日,為什么有這樣的故事,故事里為什么產生這樣的情緒,等等這一系列,其實在這個時候都會產生特別好的一些效果?!敝芗驯硎?。
同時她也指出,新東方旗下的30家幼兒園也非常重視閱讀。這一點源自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新東方做幼兒園很重要的兩個觀點,其中一個是品格教育,另一個就是堅持閱讀。
分級閱讀
循序漸進助推自主閱讀能力培養
盧俊在“如何用好的閱讀塑造兒童”的專題演講中也提及了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盧俊認為,任何學科學習的基礎能力都是閱讀。在學齡前通過分級閱讀的方法引導、陪伴孩子循序漸進地愛上閱讀,對孩子入學后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升十分重要。
但是,很多家長不得其法,不知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對此,盧俊指出,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伴讀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0-6歲之間的伴讀,家長應該作為孩子形成閱讀習慣的最好陪伴者。
另一方面,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給孩子逐漸的增加難度讓他學會閱讀,孩子依然不會自主閱讀。尤其是到了小學以后,如果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沒有提升的話,那么他們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閱讀理解、做題各方面其實都會形成一定的壓力。
盧俊表示,孩子從讀圖到讀一些文字,再到純文字閱讀的過程是有科學規律的。
從0-1歲這個階段,孩子的視覺發育是比較緩慢的,一開始只能看一些黑白的,這個時候的閱讀其實就只是圖片識別的階段,家長應該多用色彩艷麗的卡片激發孩子的視覺成長。
到了1-2歲之間,孩子就可以讀一些非常簡單的,帶一些觸摸互動的書。這些書可以刺激孩子的五感發育,通過觸碰互動,讓孩子的全感官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和發育。
兩歲以后,就可以讀一些簡單的繪本。故事中包括生活的自理,比如吃飯、上廁所的生活習慣養成,可以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3-4歲期間孩子是建立圖像和抽象文字之間關系的關鍵期,孩子的語言發展也很快,這個時候孩子對于圖像和文字對標及識別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繪本。那么5-6歲之間,孩子就能夠有耐心聽完一本40頁左右的繪本。
盧俊表示,孩子一旦形成了自主閱讀能力以后,家長所擔心的幼小銜接都不再是問題?,F在很多家長送孩子去讀大語文一類的課外班,實際上還是因為早期的準備不足。類比國外就會發現,例如美國的孩子,沒有語言這個學科,他們都是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孩子掌握相應的能力。
經歷了從1歲到6歲循序漸進的兩三百本閱讀訓練后,孩子就會形成非常強烈的主動閱讀的意愿以及自主閱讀的能力,家長不需要任何干預,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慢慢發現一個無窮大的世界。
家庭伴讀是培養自主學習的基礎
導讀:近日,在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新東方教師培訓公益版教育研討會第三期會議上,來自教育行業、出版領域及新東方的多位嘉賓探討了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如何用優質閱讀塑造兒童等話題。布局未來總裁辦副總裁、北京新東方滿天星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周佳,資深出版人、中國好編輯大獎得主、在線教育專家盧俊分別就家庭教育,兒童閱讀分享自己的觀點。
家長伴讀
在“為孩子重塑家庭教育”的主題演講中,周佳結合學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幫助家長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周佳指出,現在很多家長面對學習有所焦慮,怕孩子不適應。但焦慮的原因多數集中在知識層面,事實上,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被家長忽略了。據人大附中小學老師介紹,根據統計,有30%—40%的孩子不適應反映在規則意識差、傾聽的習慣差。
孩子在這一部分的能力缺失,如若溯源,可以回歸到孩子三四歲時期的家庭教育。這一時期是孩子培養傾聽習慣的關鍵期。周佳建議,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參與到親子閱讀當中,可以通過朗讀讓孩子形成傾聽的好習慣,然后通過探討,讓孩子表達,持續鍛煉孩子認真聽書,聽取重點認真聽書的能力。
周佳認為,對于三四歲的孩子,成長需要感知多場景、多信息。這會幫助他建立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對老師而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觸及到更多的場景,體會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生活場景,幫助孩子思考、幫助孩子學會連接。
“這其中包括怎樣與信息連接,怎樣與人連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的生成好奇心,探索欲。對于三四歲小朋友來說,一種特別好的建立聯系的方法就是通過閱讀。
周佳舉了一個家庭場景的例子,新東方自己出的一套繪本《威爾小鎮的故事》,其中的一本叫《I can
jump》。事實上除了繪本本身內容的傳達外,這本書還可以幫助家長延伸提問,比如從“跳”延伸向“爬”,讓孩子探究“身體是如何爬動”、身體的各個部分是如何配合的,以此刺激孩子的好奇心。這可以非常好的幫助孩子去形成探究能力。
“后續,孩子在4-5歲期間的共情能力培育,也可以用閱讀的方式來展現。就像我們《威爾小鎮的故事》這套書里面提供了很多的場景,孩子可以更多的去理解在世界各地,大家是怎么樣慶祝節日,為什么有這樣的故事,故事里為什么產生這樣的情緒,等等這一系列,其實在這個時候都會產生特別好的一些效果?!敝芗驯硎?。
同時她也指出,新東方旗下的30家幼兒園也非常重視閱讀。這一點源自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新東方做幼兒園很重要的兩個觀點,其中一個是品格教育,另一個就是堅持閱讀。
分級閱讀
循序漸進助推自主閱讀能力培養
盧俊在“如何用好的閱讀塑造兒童”的專題演講中也提及了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盧俊認為,任何學科學習的基礎能力都是閱讀。在學齡前通過分級閱讀的方法引導、陪伴孩子循序漸進地愛上閱讀,對孩子入學后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升十分重要。
但是,很多家長不得其法,不知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對此,盧俊指出,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伴讀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0-6歲之間的伴讀,家長應該作為孩子形成閱讀習慣的最好陪伴者。
另一方面,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給孩子逐漸的增加難度讓他學會閱讀,孩子依然不會自主閱讀。尤其是到了小學以后,如果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沒有提升的話,那么他們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閱讀理解、做題各方面其實都會形成一定的壓力。
盧俊表示,孩子從讀圖到讀一些文字,再到純文字閱讀的過程是有科學規律的。
從0-1歲這個階段,孩子的視覺發育是比較緩慢的,一開始只能看一些黑白的,這個時候的閱讀其實就只是圖片識別的階段,家長應該多用色彩艷麗的卡片激發孩子的視覺成長。
到了1-2歲之間,孩子就可以讀一些非常簡單的,帶一些觸摸互動的書。這些書可以刺激孩子的五感發育,通過觸碰互動,讓孩子的全感官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和發育。
兩歲以后,就可以讀一些簡單的繪本。故事中包括生活的自理,比如吃飯、上廁所的生活習慣養成,可以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3-4歲期間孩子是建立圖像和抽象文字之間關系的關鍵期,孩子的語言發展也很快,這個時候孩子對于圖像和文字對標及識別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繪本。那么5-6歲之間,孩子就能夠有耐心聽完一本40頁左右的繪本。
盧俊表示,孩子一旦形成了自主閱讀能力以后,家長所擔心的幼小銜接都不再是問題?,F在很多家長送孩子去讀大語文一類的課外班,實際上還是因為早期的準備不足。類比國外就會發現,例如美國的孩子,沒有語言這個學科,他們都是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孩子掌握相應的能力。
經歷了從1歲到6歲循序漸進的兩三百本閱讀訓練后,孩子就會形成非常強烈的主動閱讀的意愿以及自主閱讀的能力,家長不需要任何干預,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慢慢發現一個無窮大的世界。
家庭伴讀是培養自主學習的基礎
導讀:近日,在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新東方教師培訓公益版教育研討會第三期會議上,來自教育行業、出版領域及新東方的多位嘉賓探討了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如何用優質閱讀塑造兒童等話題。布局未來總裁辦副總裁、北京新東方滿天星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周佳,資深出版人、中國好編輯大獎得主、在線教育專家盧俊分別就家庭教育,兒童閱讀分享自己的觀點。
家長伴讀
在“為孩子重塑家庭教育”的主題演講中,周佳結合學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幫助家長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周佳指出,現在很多家長面對學習有所焦慮,怕孩子不適應。但焦慮的原因多數集中在知識層面,事實上,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被家長忽略了。據人大附中小學老師介紹,根據統計,有30%—40%的孩子不適應反映在規則意識差、傾聽的習慣差。
孩子在這一部分的能力缺失,如若溯源,可以回歸到孩子三四歲時期的家庭教育。這一時期是孩子培養傾聽習慣的關鍵期。周佳建議,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參與到親子閱讀當中,可以通過朗讀讓孩子形成傾聽的好習慣,然后通過探討,讓孩子表達,持續鍛煉孩子認真聽書,聽取重點認真聽書的能力。
周佳認為,對于三四歲的孩子,成長需要感知多場景、多信息。這會幫助他建立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對老師而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觸及到更多的場景,體會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生活場景,幫助孩子思考、幫助孩子學會連接。
“這其中包括怎樣與信息連接,怎樣與人連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的生成好奇心,探索欲。對于三四歲小朋友來說,一種特別好的建立聯系的方法就是通過閱讀。
周佳舉了一個家庭場景的例子,新東方自己出的一套繪本《威爾小鎮的故事》,其中的一本叫《I can
jump》。事實上除了繪本本身內容的傳達外,這本書還可以幫助家長延伸提問,比如從“跳”延伸向“爬”,讓孩子探究“身體是如何爬動”、身體的各個部分是如何配合的,以此刺激孩子的好奇心。這可以非常好的幫助孩子去形成探究能力。
“后續,孩子在4-5歲期間的共情能力培育,也可以用閱讀的方式來展現。就像我們《威爾小鎮的故事》這套書里面提供了很多的場景,孩子可以更多的去理解在世界各地,大家是怎么樣慶祝節日,為什么有這樣的故事,故事里為什么產生這樣的情緒,等等這一系列,其實在這個時候都會產生特別好的一些效果?!敝芗驯硎?。
同時她也指出,新東方旗下的30家幼兒園也非常重視閱讀。這一點源自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新東方做幼兒園很重要的兩個觀點,其中一個是品格教育,另一個就是堅持閱讀。
分級閱讀
循序漸進助推自主閱讀能力培養
盧俊在“如何用好的閱讀塑造兒童”的專題演講中也提及了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盧俊認為,任何學科學習的基礎能力都是閱讀。在學齡前通過分級閱讀的方法引導、陪伴孩子循序漸進地愛上閱讀,對孩子入學后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升十分重要。
但是,很多家長不得其法,不知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對此,盧俊指出,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伴讀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0-6歲之間的伴讀,家長應該作為孩子形成閱讀習慣的最好陪伴者。
另一方面,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給孩子逐漸的增加難度讓他學會閱讀,孩子依然不會自主閱讀。尤其是到了小學以后,如果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沒有提升的話,那么他們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閱讀理解、做題各方面其實都會形成一定的壓力。
盧俊表示,孩子從讀圖到讀一些文字,再到純文字閱讀的過程是有科學規律的。
從0-1歲這個階段,孩子的視覺發育是比較緩慢的,一開始只能看一些黑白的,這個時候的閱讀其實就只是圖片識別的階段,家長應該多用色彩艷麗的卡片激發孩子的視覺成長。
到了1-2歲之間,孩子就可以讀一些非常簡單的,帶一些觸摸互動的書。這些書可以刺激孩子的五感發育,通過觸碰互動,讓孩子的全感官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和發育。
兩歲以后,就可以讀一些簡單的繪本。故事中包括生活的自理,比如吃飯、上廁所的生活習慣養成,可以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3-4歲期間孩子是建立圖像和抽象文字之間關系的關鍵期,孩子的語言發展也很快,這個時候孩子對于圖像和文字對標及識別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繪本。那么5-6歲之間,孩子就能夠有耐心聽完一本40頁左右的繪本。
盧俊表示,孩子一旦形成了自主閱讀能力以后,家長所擔心的幼小銜接都不再是問題?,F在很多家長送孩子去讀大語文一類的課外班,實際上還是因為早期的準備不足。類比國外就會發現,例如美國的孩子,沒有語言這個學科,他們都是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孩子掌握相應的能力。
經歷了從1歲到6歲循序漸進的兩三百本閱讀訓練后,孩子就會形成非常強烈的主動閱讀的意愿以及自主閱讀的能力,家長不需要任何干預,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慢慢發現一個無窮大的世界。